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应用心理学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SCI期刊发文揭示延迟间隔和线索性质对前瞻记忆的影响

      |      2025-04-01     |     阅读数:

近日,在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郭云飞博士与李永鑫教授的共同指导下,2022级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孙宗斌(第一作者)在SSCI来源期刊MBC PsychologyJCR1区IF=2.7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delay interval and cue focality on prospective memory的学术论文。

前瞻记忆是指在未来特定情境下记得执行已经计划好的事情的能力,例如在吃完晚饭后服药。这种记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生活中50%-70%的记忆失败都属于前瞻记忆失败,而从形成意图到执行意图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尽管现有研究发现较长的延迟可能导致前瞻记忆表现下降,但对延迟间隔究竟损害前瞻记忆的哪些认知加工过程并不清楚。因此,明确延迟间隔对前瞻记忆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前瞻记忆任务的加工特点。该研究基于多重加工理论,采用3(延迟:2-back任务延迟vs无任务延迟vs无延迟)×2(线索:焦点vs非焦点)的实验设计(实验流程见图1),旨在探讨延迟间隔损害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

图1 不同条件下实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显示,与无延迟组相比,2-back任务延迟组的前瞻记忆表现显著下降(见图2),但进行中任务的表现却有所提升(见图3)。这一结果表明延迟间隔会损害前瞻记忆表现,且这种损害不受前瞻记忆线索性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延迟时间本身并不会直接损害前瞻记忆,只有在延迟间隔期间执行高认知负荷的紧凑任务时,个体的前瞻记忆表现才会变差。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延迟间隔主要影响前瞻记忆的线索监控过程,而对前瞻记忆意向内容的提取没有影响。

图2 在不同延迟和线索焦点条件下前瞻记忆任务的正确率

图3 在不同延迟和线索焦点条件下正在进行的任务的正确率

该研究得到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321086)和必威官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0475157)的资助。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在读大三本科生孙宗斌为论文第一作者,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郭云飞博士和李永鑫教授为通讯作者。该论文其他作者包括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在读硕士研究生田宇、党彤萱与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在读本科生杨晴。

论文信息:

Sun, Z., Tian, Y., Dang, T., Yang, Q., Guo, Y., & Li, Y. (2025). Effect of delay interval and cue focality on prospective memory. BMC psychology, 12(1), 318-325.